【城市信报】热烈祝贺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跻身本科院校

上传时间: 2014-06-20   浏览:0

全国高评委专家,教育部评估中心原主任、巡视员刘凤泰在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研讨会"上作报告


    15年春华秋实,凝聚着恒星师生一代又一代的创业激情与心血;15载峥嵘岁月,见证着民办教育一个又一个的梦想追求与传奇。

    2014年5月16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在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建立本科层次的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学校定位于应用技术类型高等院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是由青岛恒星集团斥巨资兴建,以超深圳的“恒星速度”迅速发展起来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历时15年,经历了从专修学院到全日制民办普通高职专科学校再到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院校的不平凡的过程。

    2000年,青岛恒星集团在董事长陈昌金的策划和领导下,开始筹建青岛恒星科技专修学院。2001年11月13日,青岛市教委下发《关于同意成立青岛恒星科技专修学院的批复》,正式成立青岛恒星科技专修学院。实现了“当年征地、当年建设、当年招生千人”的规划目标。2003年4月2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同意建立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的批复》,正式批准建立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升格更名,从此成为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职专科学校,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专统招、学历文凭考试及本科试点资格。学院可面向全国招收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大专生或六年制专本连读生;高中起点的三年制专科或四年制专本连读生;专科(含专科在读生)起点的二年制本科生。2014年5月16日,教育部在给山东省人民政府的函(教发函[2014]24号)中明确指出,同意在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建立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学院系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校,由省政府负责管理。学校办学定位于技术类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意首批设置本科专业5个,即印刷工程、机械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

    学院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秉承先进育人理念。自办学之初就确立了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董事长陈昌金的办学理想是“让老百姓的孩子都能上大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让众多学子成为技术精英、经理人和企业家,实现人生价值。”建校以来,学院长期探索并实施的“校企对接、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工学交替、实岗实训”的教学模式,全员参与、“五全育人”的思政德育模式,跟踪服务、就业“双高”的就业管理模式,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得到各级主管部门与社会的广泛认可。学院先后被社会有关机构和新闻媒体评誉为“民办教育百强学校”、“最具影响力民办高校”、“百姓口碑最佳荣誉单位”、“就业双高院校”。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指导思想,秉持“人人有潜能,教育个性化,个个都成才”的育人理念、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注重社会实践,强化技能实训,建立了18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与101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以及为教学服务的数据中心、软件研究所、动画工作室等教科研机构,建构校内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推行“双证书制”,以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和科技竞赛为平台,创新“工学交替,实岗实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与科技创新能力。2010年至2013年,学院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和科技竞赛获奖共计141项,其中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全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36项、优秀奖16项,各类市级奖项45项。学院印刷技术专业的校内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获 18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是青岛市唯一获此立项的民办院校。

    完善跟踪服务,实现就业“双高”。建校以来,学院共培养了九届5万余名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恒星学生”品牌深受社会欢迎。学院坚持以就业“双高”为目标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与跟踪服务管理体系,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先实习,再就业,再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学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实现就业质量七个考核指标。据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公布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2010-2012年学院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5.37%、94.69%和98.53%,连续多年在省内同类院校名列前茅。学院就业工作得到了央视教育频道、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的肯定,被誉为“就业率、就业质量双高院校”。2011年10月山东省人社厅对学院就业工作进行评估,认为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服务社会、贴近市场 、务实有效、独具特色的民营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和毕业生就业工作路子。”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始终坚持“专业跟着市场跑,课程围绕岗位转”,依托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市场之需而设置了38个高职专业,涉及四个学科门类,形成以工学为主,管理、艺术、文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其中19个工科专业。现有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

    在庆祝恒星科技学院建校15周年之际,学院领导人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将进一步彰显学校“科技”特色、“技术”特色,不断推出科技创新新举措,带着“打造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本科教育国际品牌”的美好愿景,朝着实现学校“科技之梦”的征程扬帆远航。

新闻来源:城市信报 2014年6月19日 星期四 A22版

电子版链接:http://csxb.bandao.cn/data/20140619/html/22/content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