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时间: 2019-12-02 浏览:0人
在现代生活中,时间是通过"时分秒"来记录的,但是在中国古代的时间记录方法非常具有中国特色,那就是十二地支。十二时辰是根据十二生肖中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的各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时序分明。当古老的十二时辰与美丽的恒星邂逅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十二时辰把《黄帝内经》的十二时辰养生法,通过计时工具,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时提醒人们科学养生,从而让每个人都懂得用《黄帝内经》养生,让科学养生得以普及,这对改善人们体质,提高人们生存质量,无疑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现今零时(24时),为一日之始。
子时
/24:00-1:00/夜半(三更)
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夜色弥漫,路灯昏黄
晚风慵懒,学子入眠
徜于梦乡,校园此时
平宁安详
丑时
/1:00-3:00/鸡鸣(四更)
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夜深人静
万籁俱寂,晴明之晚
浮光流泻,树影斑驳
楼廊寂寂
巡逻车过
束光如电掠过墙围
竭尽周全披星戴月
坚守不变
寅时
/3:00-5:00/平旦(五更)
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平旦时分,晨露微凉
天色蒙蒙
校园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味道
晓风渐渐收起了冷意
熹微之光躲在远树的眉梢
悄悄发出了如星灯火的锋芒
卯时
/5:00-7:00/日出
又名日始、破晓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橙红霞光
腾跃九天之上
一缕缕的阳光慢慢澄明了整个校园
辰时
/7:00-9:00/食时
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俗话说的好"一日之计在于晨"
同学们陆续从宿舍走出
去往教学楼的路上
美好的一天由此开始
琅琅书声的校园抖擞精神
舒展出一身的诗意光华
巳时
/9:00-11:00/隅中
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明彻窗外
绿意盎然,苍翠满天
时有莺歌燕舞,时闻花香阵阵
澄明窗内
耿耿严师,传道授业
莘莘学子,学海遨游
蓬勃之象,美好如斯
午时
/11:00-13:00/日中
又名日正、中午等
日中之时
天地气转数千学子
寻慕香气奔向餐厅
饱胃暖心小憩之后
誓言铮铮的他们
又迈着坚定的步伐
毅然走进知识的殿堂
未时
/13:00-15:00/日仄
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花团锦簇
树影掩映澄明室内
书声起伏
申时
/15:00-17:00/晡时
又名日铺、夕食等
这个时间有的人已经放学回宿舍歇息
有的人还在为自己的梦想继续拼搏
酉时
/17:00-19:00/日入
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这个时间是同学们放松休息的时候
这个时间任由同学指挥
在美丽的恒星中畅游
戌时
/19:00-21:00/黄昏(一更)
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暮帷落
街市上,车马已稀
笔未歇
校园里,灯火通明
亥时
/21:00-23:00/人定(二更)
又名定昏等:人定也就是人静
白日的喧嚣尽数消散
天地归于静寂
但星光与路灯知道
明朝的我们依然蓬勃向前
寒来暑往,天地轮转,风雨兼程十二时辰,执着如斯,恒星人赤心怀素、明德精进,育英才,恒星人且抛俗事扶犁躬耕杏坛上用坚韧托扶学子折桂用热忱谱写恒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