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高校A+类赛事揽获5银11铜!

上传时间: 2025-07-22   浏览:0

图片

  近日,由山东省教育厅、共青团山东省委员会、省发展改革委、省科学技术厅联合主办的建设银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省省赛圆满落幕。我校积极参赛,在高教主赛道、红旅赛道、黄河流域赛道、职教赛道及产业赛道共申报项目26项,其中产业赛道项目11项。最终,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参赛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默契的团队协作精神,喜获省级银奖5项、铜奖11项,创下了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

图片
图片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作为全球大学生创新领域的标志性赛事,被誉为国际青年创新的“竞技场”。该赛事是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国际性大学生创新赛事之一,其吸引力遍及全球五大洲的百余所高校,成为展现世界青年创新活力、促进国际创新成果交流与转化的重要平台。

  本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山东省省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省231所学校(含75所中职学校)的60.5万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学生人数高达90.3万,累计参赛学生人次达到232.5万,两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经过校级初赛和省级复赛的激烈角逐,我校在全省77所高校的512个项目脱颖而出,成功晋级省级终审决赛。

  在决赛阶段,各项目团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贴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实际需求,展现出卓越的创新水平。截至6月27日,我校高教主赛道和红旅赛道的累计参赛项目数量已达13568项,同比增长89.23%。

  获奖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拓墨先锋,“印”领未来——开启智能拓墨新时代

  参赛组别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团队所属

  艺术与传媒学院

  团队成员

  杨晴、梁祥晖、杨泊华、蒋云泽、桂迎轩、耿文举、田惠雨、李敦正、刘春森、赵天赐、刘金楠、谢雨晨、王睿晨、张鑫、孙雪蕙

  指导老师

  王群、王鲁漫、唐甜甜、孙显慧、陈芳、迟凯、孙倩倩、梁明玉

  项目简介

  致力于解决市场现有IGT印刷适性仪存在油墨清洗难度高、清洗后晾干时间长等行业难题。自主完成一款新型拓墨设备的研发。该设备大大降低了油墨清洗难度,缩短了设备清洗后的晾干时间,实现拓墨过程的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使用便捷性。

图片

  项目名称

  多维感知一全国首款工业级电机全生命周期检测预警系统

  参赛组别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团队所属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

  周文杰、叶心水、韩牧真、胡梓雪、史忠妍、张文豪、郑鹏、史军、宋天飞、张世信、苏现宽、夏涵琪、张嘉祎、刘荣耀、奥佳琪

  指导老师

  迟凯、李法涛、潘娜娜、张菲菲、杜艳秋

  项目简介

  新型智能电机检测引领者由诊断仪本体、测试钳以及电机故障诊断系统配套组成。产品主要面向工业类企业客户,为客户提供电机的运行状态诊断和潜在故障信息,从而评估电机的工作性能和故障趋势,能够帮助客户有效减少由于电机突发故障而造成高额的停产损失,实现预测性维修的价值。

图片

  项目名称

  防爆转向 智护安全全国首创智能化隔爆型电动线控转向系统

  参赛组别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团队所属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

  武泽鹏、吴品静、亓安越、刘洋、窦安琪、陈梦晗、董德彬、李梦奇、王秋舒、董现奇

  指导老师

  马宝同、潘娜娜、柏丽敏、迟凯、蔡言伟

  项目简介

  循环球电动转向器也是一种通过电机为驾驶员操纵转向系统提供助力的装置。这种助力的大小同样是由控制器(ECU)通过PWM方式输出电流对电机进行控制的。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可以在驾驶员操纵汽车转向过程中向电机提供最理想的电流,从而控制电机提供最佳助力进行工作。

图片

  项目名称

  “渔”乐“荷”田田--微山湖生态农渔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参赛组别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团队所属

  旅游管理学院

  团队成员

  刘其硕、李亚桐、孟楷悦、张树茂、王东帅、孟姝彤、王李进、罗骅鋆、韩亚龙、李连飞、朱晓彤、郝春运、李盼宇、蒙继隆、王秋舒

  指导老师

  吕文佼、杨崇美、那翠翠、崔雅仙

  项目简介

  本项目凭借微山湖资源优势,巧妙运用“小研学”引领“大经济”模式,匠心打造生态农渔研学精品与特色课程,创意塑造地域IP并开发系列文创,线上线下联动发力,深度融合农渔与旅游,为乡村振兴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图片

  项目名称

  基不可失-国内首款基于渗透锚固技术的生态修复基质

  参赛组别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团队所属

  农学院

  团队成员

  杨鑫磊、丁慧珠、陈艾敏、孙熙雯、孙传杰、孙文豪、周子琪、冯佳敏、赵阔鑫、徐瑶、解程林、李硕、王鑫彬

指导老师

  张鹏燕、刘宇倩、李雯雯、安琪

  项目简介

  本项目聚焦边坡生态修复难题,研发出适用于多种场景的生态修复基质。该基质具备优良结构,保水透气,通过核心技术实现稳固、抗冲刷与自我营养供给。经实践验证效果显著,团队专业且获专家支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

图片

    这些项目凝聚了师生的日夜钻研,是学校创新育人的生动体现,承载着对未知的探索与问题的突破。我校以大赛为平台,积极探索教学与创新的融合以及成果转化,致力于实现“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下一步,学校将深化赛事的激励作用,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进特色育人工程,培养敢于闯荡、善于创新的人才,发挥国家级众创空间的辐射作用,为双创发展贡献恒星智慧和力量。

  (编辑:曹晴 初审:邬莹莹 复审:贾金龙 终审:王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