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学子就业纷纷牵手“五百强”企业 省人社厅认定初次就业率为99.85%

上传时间: 2014-07-26   浏览:0

  7月26日上午9时,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原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恒星学院)2014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在国际交流中心礼堂举行,毕业生纷纷走过红地毯,在签名板上签名并合影留念;若大的礼堂座无虚席,1000多名毕业生代表和学院领导集体参加了这次活动,师生们自编自演了精彩的节目;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董事长陈昌金寄语学子们毕业后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和母校,并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发挥主力作用;据悉,本届毕业生共有3000多名同学,他们今后将走上应用型、科技型的各类工作岗位发挥他们的特长;经省人社厅认定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初次就业率为99.85 % ,较去年有所提高。

  毕业生走红地毯过把“明星瘾”

  上午9时,各学院的毕业生代表在老师的带领下,踏上国际交流中心门前的红地毯。女同学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大家的注视下,过了一把“明星瘾”,男同学有的喊着口号,簇拥着老师,走过红地毯后在签名板上签名并合影留念。

  “难忘母校的培养之恩”、“我们来了,你在哪里?”“我们会做的更好”等一些留言和个性签名,让在场的师生感受到别样的浓情和离别不舍之情。

  提起今年的毕业生,老师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表情。据了解,今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许多毕业生纷纷牵手“五百强”企业,建筑学院的刘传路、郭传福被中铁二十局录用;物流学院的王庆云、王敏被海尔集团录用;汽车学院的张飞、姜洪伟、杜秀瑶、张超被福田雷沃国际重工有限公司录用;信息学院的陈琪、孙元祯、李婷被青岛航天信息有限公司录用;商务学院的万云敬被腾讯公司录用;汽车学院的曹晨被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录用;航空学院的庄丙麒被北京中航天使录用,许多毕业生被大企业录用为员工的喜讯不断传来。

  “我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在中铁二十局实习,因为表现出色,毕业后直接被录取,现在工资达到4000元,我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建筑学院刘传路同学这样说道。

  推行“产教融合”模式创出更多硕果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董事长陈昌金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明确要求,发展职业教育非常重要,要切实转变观念,端正办学方向,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把办学质量提上去,学院坚持大力培养具有特殊技能的应用技术人才,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搭建人人成才的“立交桥”,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恒星学院将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陈董事长说,恒星学院将坚持推行“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为社会、企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结出更多的硕果!他还希望同学们毕业后能够自信感恩,拼搏进取,母校一如既往地关注着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继续学习深造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优秀教师代表于斌上台发言,表达了对同学们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祝福。优秀毕业生代表冯频频发表讲话,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对老师的感谢和对未来的憧憬。作为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升本之后的首次毕业典礼,师生们自编自导了形式新颖、内容充实感人的节目,用来展现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毕业典礼仪式体现出毕业生们踏上工作岗位的喜悦,也满含同学们对母校的眷恋和不舍。

  恒星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再创新高

  “根据省省人社厅公布的数据,恒星学院毕业生今年的初次就业率为99.85 % ,较上年提升0.15个百分点。提升到管理及关键技术岗位占毕业生总数的44%;专业对口率91.5 %,而进入五百强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数今年有了较大的提高,很多毕业生和五百强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我们下一步将围绕毕业生到五百强企业去工作搭建更好的对接平台,让更多、更优秀的恒星学院的毕业生到大企业中去就业!”就业处康兴处长介绍到。

  “学院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根据企业需求和教学计划,设定学生的课程和实习,及时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学生入校后即可签订就业协议,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毕业后就被用人单位录用,部分同学还直接进入到管理层岗位。”恒星学院教务处徐处长介绍说,根据合作企业的用人需要,学院和企业先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根据订单要求,招生处负责招收对口的学生,在学生一入学就签订了协议,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双高。

  (宣传处 周辉 朱云 摄影:李晓鹏 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