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时间: 2023-10-24 浏览:0人
天与秋光,探金英知近重阳。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尽孝心,传孝道。为迎重阳,传承中华美德,营造社区爱老、敬老、助老的节日氛围,也为促进中外文化深入交流,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教育学院于2023年10月20日在四流北路社区积极参与"汉文化,聚重阳,中外友邻喜乐会"活动,向社区老人及外国友人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
本次活动中,我院学生积极于社区老人和中外友人深入交流互动,开展了一系列灵活动手的中国传统游戏项目。大家欢聚一堂,共庆重阳佳节,增进“国家邻里情”促进“近邻远邻”里团结和睦,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展示中华传统文化,营造出团结奋进、文明和谐的浓郁氛围。
剪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捏面人
泥人面塑(捏泥人)是我国古老的一门传统民间艺术,它以泥巴陶土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形象。捏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
书法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以对联的形式写书法,更显中华文化的魅力。
涂石膏娃娃
石膏娃娃是新兴的一种娱乐活动,将其搬入社区活动,让老年人和时代新兴活动接触,碰撞出了不一样火花。老人根据心目中的年兽形象为年兽石膏娃娃涂色。
年兽,又名“年”,是中国民俗神话传说中的恶兽,最早出自清末民初的报刊文章《沪壖话旧录》,为天界一只被锁在石柱上的动物,由紫微星君看管。相传古时候,每到新年之夜就会有凶残的怪兽闯入村落吃人,故名年兽。之后人们发现年兽有三怕,即巨响、红色与火光,于是家家户户每年放爆竹、贴春联、点灯火用以吓跑年兽,这些习惯逐渐成为了过年的习俗。
扭秧歌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秧歌在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明清之际达到了鼎盛期。汉族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为了减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渐渐就形成了秧歌。
九九重阳节
此次活动中,我院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工作,让社区老人和外国友人充分感受到我院学生的热情,既丰富了社区活动,又充分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在趣味娱乐中认识了解热爱中华文化,深刻促进了中外交流,增强了邻里之情。我院愿为社区美好社会安康中外文化交流积极贡献力量。
(编辑:李岩 初审:邬莹莹 复审:贾金龙 终审:王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