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时间: 2015-01-14 浏览:0人
13日下午4时许,我校师生和家长代表千余人齐聚国际交流中心,聆听教育学院承办的“道德讲堂,孝行天下”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了“普明传统文化教育公益推广中心”、“中华传统文化齐鲁讲习团”创办人和负责人江洪波老师,为现场师生讲授了教育的本义。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在谈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时候,江洪波老师提出了“教”的三类,即言教、身教和心教。
“如果说你是老师,仅仅只是在言语上教导学生,那学生大部分是学不好的,因为言教是最初级的教育,你在言语上教给学生的道理,学生马上就能在你身上找到反驳点,做老师的都做不到,凭什么让学生做到。孔子云:‘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要求别人做到而自己做不到,是谓小人。身教,就是要求你身体力行,学生怎么做先不表,自己先以身示范,给学生或孩子做一个榜样。”江洪波老师说完,随即提问现场的家长代表,孩子从小有没有读书的习惯。两名家长举手登台,江老师与家长在台上站定,问道:“两位母亲,家中是否有至少一位爱读书的长辈?”两位母亲纷纷点头,分别谈到了家庭的读书环境和习惯,而后,台下观众给予了两位母亲持久热烈的掌声。
“刚刚谈到了言教、身教,下面再说一说心教。在家里,孩子小的时候,母亲要扮演呵护孩子的守护神的角色,而父亲则要扮演严厉的惩罚者的角色。当孩子有对象的时候,没有第一个告诉母亲,那么母亲就是失败的;如果孩子犯错误了,母亲对孩子说再不听话就告诉你爸爸,孩子不敬畏,反倒不以为然,甚至对母亲说老爸是我哥们儿,那父亲就是失败的。”江老师说到此处,台下观众会心一笑。“那么什么是成功的父母呢?孩子犯错误,父亲惩罚孩子,这时母亲站出来说,这不是孩子的错,我应该受到惩罚。父亲在惩罚母亲的错误的时候,孩子一下抱住母亲,对父亲喊:‘不要打我妈妈!’”台下又是一阵热烈持久的掌声。
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育的本意就在这两个字中,上所施下所效是教,养子使作善是育。“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育,就是要让孩子从善,要有善良的心,才会有善良的行为。这里不得不讲的则是《弟子规》”,江洪波老师讲到:“弟子规,圣人训。顾名思义,是圣人对子弟行为规范的一部书。它包含了我们日常的行为规范、处事原则和积极勤奋的生活学习态度。”
在“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孝道就会体现。“弟子规里的第一章《入则孝》强调的就是家庭教育,孩子孝不孝顺,并不是看你说什么,而是在看你做什么。身为父母,你们如果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长大后也会孝敬你们,所以说,圣人的智慧我们应当时刻学习,认真体会。”江洪波老师就《弟子规》在“育”的相关方面进行了剖析,获得了现场观众一阵阵敬佩的掌声。
最后,讲座在江洪波老师的深深祝福中落落下帷幕。“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大学》、《中庸》、《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集先贤智慧于大成,从自身做起,手不释卷,言传身教。
文/宣传处 杨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