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众望!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佳绩!

上传时间: 2020-10-26   浏览:0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等十余部委发起主办,每年一届。大赛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通过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引导高校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自大赛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务处科学部署、积极推动各二级学院参与此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参赛项目的发动选拔、培训指导,以及学校预选赛、省级参赛等工作,将本次参赛作为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

  根据近日公布的《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建行杯”第六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结果的通知(鲁教高函〔2020〕14 号)》,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荣获高教主赛道优秀组织奖。比赛期间,学校共组织3731名学生,近852个项目报名参赛。项目涉及“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技术、“互联网+”公益创业、“互联网+”现代农业等多方面。校方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营造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良好氛围。

  我校国际学院的胡琦琦、李鹤鸣、谷星、陶凌云、于晓霖以及商学院的梁磊共同打造的“摘星计划——西部教育问题的最优解”项目获得省铜奖,这是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今年在双创方面实现的重大突破,也是国际学院首次在省级双创大赛中崭露头角。

  图:项目390号《摘星计划》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备战。该项目成绩取得的背后,是成员们拼搏努力、奋勇向前的斗志与指导老师的辛苦付出、精心打磨。

  此外,学校邀请校内外资深导师、专家联合选拔,对该项目从市场前景、商业模式、团队合作、PPT制作、路演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导,对项目进行精细梳理和深度打磨,指导学生认真答辩。

  指导教师与团队成员进行探讨交流

  创新生生不息,奋斗永无止境。参赛学子心怀创业梦想,深入创业创新实践一线,不仅增长了见识,而且也锻炼了自己。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一个个修改作品的深夜,无数个想要放弃的瞬间,但是因为心中有信念,最终这些付出都化为了宝贵的经验,成为一次难忘的经历。

 “每一次经历都是大学赋予我们的宝贵经验,是成长的必然。作为项目负责人,我发现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经验阅历和个性特征。我们集思广益,博采众家之长,不断进行讨论、思想碰撞,才有了今天的“摘星”。从开始的迷茫失措,不断查阅资料、修改方案、开会讨论、路演训练,到最后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因有此次参赛的经历而感到幸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也将是我们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摘星小组负责人胡琦琦 “很荣幸能够成为‘摘星’小组的一员,在做项目期间我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团队合作,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做这个项目,任务繁重时我们不会轻言放弃,而是相互鼓励,相互理解;有不同见解时,也不会抱怨,而是理性分析自己意见的不足以及对方意见的长处。期待我们团队里每一个人都能怀着满满的期待,向着更好的明天出发!为明年的大创比赛加油啊!”——摘星小组成员陶凌云
图:摘星团队成员及指导老师合影

  2020年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展示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更加坚定了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行校对接、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工学交替、实岗实训”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新工作积累了经验,也将对今后的学生创业等各方面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